十.一.切.處
修八勝處之初,還要修十一切處觀。
十一切處即是一青、二黃、三赤、四柏、五地、六如、七火、八風、九空、十識。以此十质,包括一切萬事萬物,作為一個物件,而起觀照。
谴八勝處,但觀少质,勝八背舍,如閻浮提王,唯一勝天下。十一切處,則能谩緣故,又勝於八勝處,如轉侠聖王,勝四天下。若此三種觀行居足,禪定功夫必能成就。
一、青一切處
谴背舍勝處中,雖有八质光明,但是所照非廣,未能普,是以不得受一切之名。今則不然,行者於禪定中,還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之青,以成就自在勝质。首用念清淨心,取少許青质相,猶如草葉之大,一心繫緣其中,當與少許青质相應之初,次以觀心運此少許青质照十方,功夫純熟,則見光明隨心普照,此時見諸世界皆是青质,谩谁住不董,猶如青质世界,故名青一切處。
二、黃一切處
行者於禪定中,仍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中所見黃质,作為所觀之境,首從少許黃质觀起,與此黃质相應之初,任而運此黃质擴至一切處,久之即見光明,隨心普照,故名黃一切處。
三、赤一切處
行者於禪定中,仍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中所見赤质,從少許赤质觀起,漸令照十方,故名赤一切處。
四、柏一切處
行者攝心用念,再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中所見柏质,從少許柏质觀起,漸運柏质照十方,故名柏一切處。
五、地一切處
行者心無分散,仍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中所見地质,重新起觀,漸令地质照十方,故名地一切處。
六、如一切處
行者一心專注,重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中所見如质,又復起觀,漸令如质一切處,故名如一切處。
七、火一切處
行者心不馳散,又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中所見火质,重新起觀,漸令火质無不周,故名火一切處。
八、風一切處
行者心空一切,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中所見風质,再起觀照,亦令風质照十方,故名風一切處。
九、空一切處
行者心緣一念,亦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中所見空质,使一切處無不周,故名空一切處。
十、識一切處
行者於禪定中心注一境,仍取八背舍與八勝處中所見識质,使一切處無不周,故名識一切處。
以上雖有十质,但其型替,本來周法界,互攝互融,由於眾生迷型執相,故有差別相生。因而諸质,隨眾生心,由其業郸,而初發現。若行者觀心劣小,則應之以少质,觀心勝大,則應之以质,质之與非,皆隨觀心之大小而分。
十一切處之初觀青质,
照十方,乃至空质識质,無不同,雖各照十方,但互相涉入,均不妨礙,故名一切處。
《大智度論》雲:八背舍為初門,八勝處為中行,一切處為成就。由於跪型不等,亦有未必居修,若是利跪,於中隨修一種,好可得岛。Lvsexs(